現(xiàn)在的 Windows 是越來越臃腫,辦公、生產(chǎn)力可以轉(zhuǎn)移到其它系統(tǒng),游戲可不行。不過,去年爆火的 Steam Deck 給我們帶來了轉(zhuǎn)機。Steam Deck 搭載了 Valve 自家的 SteamOS 3 操作系統(tǒng),而這個系統(tǒng)是基于 Arch Linux 開發(fā)的。
?
然而 Steam Deck 的價格十分感人,V社也暫時沒有開放系統(tǒng)給其他設(shè)備的打算。但好消息是,這不代表這系統(tǒng)不能換身馬甲出來,普通電腦、筆記本、其他 Windows 掌機、烤面包機...都能使用SteamOS!
HoloISO 是一個讓非 Steam Deck 設(shè)備體驗上 SteamOS 的系統(tǒng)。它并不是 Valve 官方的系統(tǒng),但實在要說是也不是不行。它從 Steam Deck 官方映像構(gòu)建而來,有著接近官方 SteamOS 的體驗,UI 界面、游戲內(nèi)容與正版別無二樣。
?
FSR、著色器預(yù)緩存、功耗控制、甚至 GPU 超頻等 SteamDeck 有的功能,在 HoloISO 上同樣支持。
除了 Steam Deck UI 還可以切換到桌面模式,自帶 KDE Plasma 桌面、Chromium 在內(nèi)的常用軟件。
?
用它來上網(wǎng)、辦公甚至生產(chǎn)力工作也不是不行??偟膩碚f它既可以是一個游戲機系統(tǒng),又可以是一個系統(tǒng)輕量化的電腦系統(tǒng)。
看起來不錯,實際體驗如何?值不值得嘗試?下面請看槍版SteamOS的實機體驗。
完成短暫安裝(SteamOS安裝教程在下面)及 OOBE 階段,就迎來了興奮又「罪惡」的界面。在小蠑眼里,游戲主機的 UI 比電腦系統(tǒng)更加精致協(xié)調(diào)。
?
數(shù)碼愛好者上手的第一件事就是:關(guān)于本機。
當(dāng)然游戲都需要下載,不能從 Windows 平臺拷貝。下個小的游戲測試正常,打個郊先(凝膠:史萊姆掉落物)。
?
切換到桌面模式,Linux 系統(tǒng)資源占用非常友好。
驅(qū)動、設(shè)備支持情況如何?Wifi、藍牙、手柄控制器、顯卡都正常,2K 165Hz 這種非游戲機主流分辨率刷新率也可直接開啟。
什么 Play Station、XBOX、Switch 離遠點,我永遠喜歡 Steam 。
應(yīng)該已經(jīng)有朋友忍不住想嘗試了,SteamOS(HoloISO)的安裝流程其實很簡單。和大多數(shù)系統(tǒng)一樣,下載、燒錄鏡像、U盤啟動、傻瓜式安裝。
1. 從 Github 上獲取最新版本的 ISO 鏡像:
https://github.com/theVakhovskeIsTaken/holoiso/releases
2. 使用 BalenaEtcher 燒錄鏡像到 U 盤,其他寫盤工具需要選擇 DD 模式燒錄。
?
3. 開機選擇從 U 盤啟動,選擇第二項(Core-Linux)進行安裝。
?
4. 確保網(wǎng)絡(luò)連接正常,輸入holoisntall 開始安裝,剩下的就是選擇磁盤什么的了,按指引操作就行。
?安裝完成后重啟,選擇 SteamOS 的啟動項開機即可。
SteamOS安裝教程很簡單,但實際操作需要注意幾點:
1. NVIDIA、Intel 顯卡僅支持 GTX 9xx+ /UHD 630+ 型號,且需要在安裝中選擇對應(yīng)類型并可能需要額外軟件包。
?
2. HoloISO 只能抹除整個硬盤安裝,不能只用分區(qū),因此需要多準(zhǔn)備一個單獨的硬盤/ U 盤。某些品牌無線網(wǎng)卡無法驅(qū)動(如 MTK ),安裝過程需要外網(wǎng);
3. 同時 UEFI、禁用安全啟動、AMD SVM / Intel -VT、NX Mode(AMD) / Disable Execute Bit(Intel) 也是需要在 BIOS 中設(shè)置的。
?
看著 Steam Deck 的價格,這一下子又賺了大幾千了呢,G 胖虧慘了。你的下一臺掌機何必是掌機,也可以是裝了SteamOS的臺式、筆記本、平板、甚至是收銀機……